搞要:跳远是腾越水平障碍的跳跃,是体育教学和田径运动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跳远的技术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跳远成绩主要取决于助跑速度和起跳技术,空中姿势和落地动作对成绩也有相当影响。
论文关键词:跳远 技术 教学
跳远运动在我国田径项目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已经进入了世界较好的运动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掌握的也很好。但这只是对高水平的运动而言,而对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的一般学生来说,技术动作的掌握是完全不同的一回事了。不要说跳远用什么样的姿势,只要能跳好,已经是很好的了。
普通高校、高职高专的教材中,跳远技术在一般情况下的教学步骤是:踏跳、腾空步、落地、助跑或者是助跑、起跳、腾空步、落地,过渡到全过程和完整动作练习,其中:
1.助跑是为了获得高的水平速度,并训准确踏板和起跳作好准备。
2.起跳的任务是改变身体重心向前运动的方向,使它按适宜的腾起角(一般在18-24°)向空中腾起。腾起的初速度越大,越有可能跳出优良的成绩。优秀运动员的腾起初速度可达9.2-9.6米/秒。
3.腾空是运动员在空中身体重心按一定的抛物线轨迹方向运动。身体重心在空中腾起的远度与高度,主要取决于助跑起跳的效果。运动员所进行的全部空中动作,都是为保持身体平衡和完成有效的落地,从而更好利用已获得的腾空轨迹,争取达到更好的运动成绩。
4.落地技术的要求有:尽可能地推迟脚着地的时间,加大着地点和身体重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保证身体移过着地点,安全着地。
通过我自身的学习,以及平时教学中的观察发现:多数人的助跑起跳的节奏掌握的较好,而落地动作总是掌握不好。于是我调整了我的教学重心,把落地放在了与助跑起跳结合动作同样重要的位置。当然不包括少数没有学过跳远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的重心还是放在助跑起跳动作上。而根据这一问题,我参阅了一些有关跳远的资料,在西安体院田径教研室编写的《跳远》一书中写到:“着地前足跟提高1厘米,其远度增加1.5厘米。”所以我采用对比教学法的手段进行探索。新生刚一进校就把重心放在助跑起跳的动作上,提醒落地动作;一种是把重心放在落地动作上,强调助跑起跳的节奏。当然,各班的学生身体素质不一样,有的班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好,有的班的学生身体素质比较差,给这种教学方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把身体素质较好
的班安排采用第二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觉得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比较。经过近十年的比较(含我校原教师的一些数据)我的体会如下:
1.不仅能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增加学生练习落地动作的时间和次数,同时对腾空动作只要求把跳留在身体的下方,不要过早的举腿,这样就给学生掌握跳远的落地动作提供了条件,而且学生也容易掌握跳远动作。数学论文
2.在教跳远的同时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这样就可以把立定跳远和急性跳远结合起来进行,同时也节约了教学时间,增加落地动作的练习次数。
3.把落地动作和助跑动作相提并论放在同样重样位置上,就可经明显的提高学生的跳远成绩,尤其是成绩在及格线附近的学生。
跳远的姿势,有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除蹲踞式外,另外两种首先要有一定的距离,才能有条件完成,否则只能完成一半就已落地了。我所教的学生中,能达到5米以上的是很有限的,一般是在5米以下,那么这些学生不可能完成挺身式或走步式的动作,只要能把蹲踞式掌握好,就已经不错了。而不论任何姿势,都是在空中维持身体的平衡,但身体重心在空中的运行的轨迹是不会改变的(就如一个物体被掷出后,它在空中运行轨迹是还会改变的),只是给落地动作创造有力的条件。而落地的动作要领是:大腿要向前提举,小腿前伸,准备落地,落地时肘关节伸直,脚尖钩起,同时两腿后摆,脚接触沙面时,迅速屈膝,髋部前移,两臂屈肘积极前摆,使身体迅速移过支撑点。
那么落地的任务有那些呢?
1.尽可能延长腾空时间。
2.加大着地时落地和身体重心投影之间的距离。
3.保证身体超过落点,以便更好地利用身体重心的抛物线轨迹,争取远度。
4.保证落地时的安全。
要达到这些要求首先要具备下列条件:
1.良好的助跑起跳。
2.有尽可能长的腾空时间。
3.要有良好的腰腹力量。
4.要有良好的协调性。
而学生在仅有的几次课的时间内,要想掌握好跳远的全过程动作,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只有进行重点教学。助跑起跳动作固然重要,但学生在中学时期已有了一点基础,再重点讲解动作要领和强调起跳的动作及节奏,如果落地动作掌握不好就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然而多数同学都掌握不好落地动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