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制定到实施已经有近7年的历史,但是在基层的具体实施方面困难还是相当大的。如何能真正做到体育教育以学生的健康第一为主仍然是每个体育教学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正是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课程要求出发,深入思考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
论文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素质教育,健康第一
体育与健康课程正式开始于2001年7月,它是由教育部颁布7-12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起点,取代了原来的体育课程名字。从名称的改变上就特别突出了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同等重要的新时代特点。这也是贯彻和落实全国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关于“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字面理解上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的是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的合并。体育课程顾名思义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以提高学生体育技能为主,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专门教育课程。健康课程就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个人健康技能,使之养成正向的健康行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专门教育课程。从语法上分析,两者是并列关系,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同等重要。
从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上讲,“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体育”是手段,“健康”是目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通过体育锻炼达到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这种理解更接近教育部对学校教育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精神。
从教与学的实际活动上来讲,“体育与健康课程”与之前的“体育课程”相比,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素质教育新观念。“体育与健康”指的是学生需要体育运动,学生需要健康体魄、健康心理。教师只是为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对学生进行技能和心理上的指导与关怀。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十分明确:体育与健康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而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更突出了对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与健康的意识。
二、目前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制定到实施已经有近7年的历史了,但是在基层的具体实施方面困难还是相当大的,尤其是在农村体育与健康课程很难达到标准的规定。具体说来,农村中学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校资金短缺,场地不足
农村中学由于资金来源较为单一,所以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情况,因此用于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资金就更是少而又少了,学校场地又极为有限,学校体育器材普遍存在数量不多,品种单一,更新缓慢的问题,因此教师很难按照自己的想法自主开展较为丰富的体育活动。学生对单调的体育项目缺乏兴趣,运动的积极性受到客观情况的影响。
2、学校重智育轻体育
目前农村的多数中学因受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普遍重视学生的智育教育,体育教育甚至被忽视到可有可无的地步。学生每周只开两节体育课,且课程内容也多承袭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模式。体操、跑步、基本的田径项目技能教授还是占据教学内容的大部分。因课时所限教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引导还是很欠缺,学生每天至少活动一小时也多流于形式,很难真正落实。
3、教师相关素质的培养欠缺
受学校重智育轻体育的影响,许多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人数特别少,一人带4——6个班非常普遍,这就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教学质量也很难有所提高。相对于其他教师,体育教师的再教育机会比较少,许多老教师很难跟的上新的教学改革的步伐,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在教学环节中的角色转变亟待解决。再有就是现在的许多体育教师对健康教育知之甚少,很难将传统的重技能性的体育教育转变为现在倡导的为健康而运动的普及型体育教育。加大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十分必要。
4、教师角色调整缓慢
正如前面所言,现在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多是沿袭传统的技能型教育方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各项运动技能,并安排学生的练习活动,整节课下来,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十分有限,运动的积极性受到了伤害。再有就是学生的体质、兴趣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很少能做到根据学生建议安排课堂活动,专制式的教育不利于学生全面的发展。教师角色的转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5、学生和家长对体育与健康教育不够重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和家长普遍关心智育而忽视体育,学生家长只是要求孩子在学校专心听讲,回到家认真完成作业。甚至许多家长在孩子玩耍时,还严厉批评孩子不学习,家长对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很是忽视。中学生的课外时间本来就十分有限,进行恰当的体育运动能缓解压力,增强体质,学生和家长都应该重新认识到体育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三、农村中学如何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
针对目前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的以上几点问题,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该认真反思,重视到体育教育对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作用,并积极采取措施创造出一个好的环境,使学生能保证每天运动一个小时,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
1、学校应转变观念,重视体育与健康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苹全而推进索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因此,学校必须转变观念,切实落实国家的规定,将“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重视对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教育。学校应投入适当的经费扩修运动场地,增加体育运动器材,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另外个别学校还要调整课程安排,取消一些额外的早、晚自习,保证学生能在想运动时自由活动,及保证学生正常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能按时进行,不被其它的课程占用时间。
2、体育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
体育教师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际执行者,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标准,积极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真正将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运动的热情,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以培养情操,改变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发展,提高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树立终身运动的教学目的。同时,体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自主寻找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兴趣的促使下,每天保证活动一个小时,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会调整学习与业余生活,并切身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与健康。
3、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家长的健康教育引导
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对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的认识不够,只盲目注重学生的智育学习成绩,而对学生的体质素质不高漠不关心。学校应该积极配合体育教师的教学活动,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开家长会议、组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加体育活动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学生家长了解、体会到体育运动能带给学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总之,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与学生成长密不可分的课程。本着对“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的实施,学校、教师、家长都应该关心学生的体育活动和身心健康成长,并将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看成一件非常重要的教育活动,不断探索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郑培萍.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应明确的几个问题.经济与社会发展[J].2006年第10期.
[3] 王仕刚.浅谈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安徽文学[J].2007年第2期.
[4] 谌志平.论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现代商贸工业[J].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