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层教学的实施目的在于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习层次相对较高的同学能获取良好的学习资源,而学习层次较低的同学也可以在本层次中获得相应的发展。终达到优则更优,差者得以发展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分层教学
统一的教学模式、标准化的教案、套路化的考试在很长时间以来,一直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在一定时期的背景下的确对学生的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应该看到,在目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理念下,素质教育正在逐步取代应试教育。所以,高中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再加之学生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潜力取向、智力因素等方面的不同,导致目前的教育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因此,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学,必须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求的个体与集体的共同发展。分层教学成为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并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及现状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一个班级的学生必然会存在差距,这是无可避免的事实,但分层教学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分层教学是指依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通过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结构及个性发展潜力,把学生分为不同等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分层教学的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家哈里斯圣路易州创办的“活动分团制”演化而来,其核心理念是重视差异,全面发展,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和策略,更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分层教学现已被欧洲大部分国家采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国在上个世纪初就有教育家试行分层教学,直至#!世纪,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大多数教师开始尝试分层教学,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体系,分层教学的运用局限在部分地区,还需进一步推广和实施。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片面强调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推理的形式化,忽视数学的创造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单凭考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是典型的“应试教育”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极为不利。面对21世纪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四种最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并认为学会合作是最重要的基础,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竞争、与人相处更是新世纪人生存的需要。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面临极好的机遇。我们倡导“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是要承认差异,张扬个性,提高素质,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模式。
三、高中数学中分层教学的方法
1.学生分层
将学生分层应该全面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要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准确划分层次;二是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育类论文采取自愿原则进行划分。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时,教师应该考虑周全,从中寻求好的解决办法。首先,对学生进行一个简单的问卷调查,让教师对学生的爱好、潜力等进行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根据问卷的答案或成绩把学生划分为A、B两个层次;然后采用自愿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可以申请调整层次,对于一些申请调整层次却不具备该层次学习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采取谈话的方式进行劝导;最后,定期对层次进行改动,将一些变化较大的学生调整进入适应其发展的层次中。2.目的分层新课标中的教学目的包含对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等的培养。教师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同确立不同的教学目的。尤其是高中数学学科的教授过程,确定的目的就更应该有区别。例如:在“数学集合”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对A层学生确定的教学目的不仅包括要求其掌握对集合知识点的应用,还应该调动他们的好奇心,进行课外知识拓展,举一反三。而对于B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与让其学会正确进行集合的运算,教师再寻找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从而真正掌握知识点,提高数学成绩。
2.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