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 > 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_数学教育

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探索与实践_数学教育

发布日期:2023-04-19

论文摘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提升数学思想的教育,融入唯物辩证法的教育,融入非理性方法的教育,在科学精神的教育中融入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使数学教学转向数学教育。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融入,数学教育

一、在数学教学中提升数学思想的教育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数学思想是数学实践的结晶,这种思想培养人们做事目的的明确性、思维的条理性、过程的规范性、方法的创新性和行为的准确性,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对于中职学生来讲,数学教育更优先的问题是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因为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数学题目都是有答案的,可是,当学生走到社会上后,所面临的问题大多预先并不知道答案,甚至不知道是否会有答案。因此,教问题太少、教现存答案太多,教方法太少、教结论太多的数学教育思想必须加以改变。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中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如建模的思想、分类的思想、整体的思想、转化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等。大部分思想方法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去挖掘和提炼。

2、有意识、有计划的渗透数学思想。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有意识的体现数学思想;在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中,适时渗透数学思想;在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中,有意识的运用数学思想;通过小结和复习,提炼、概括数学思想;通过“问题解决”,掌握和深化数学思想。

3、积极引导学生将数学思想方法用于实践与其他学科。这一点尤为重要。数学思想比形式化的数学知识更具有普遍性,在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的。在教学中充分重视应用题的教学,结合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简单的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想、立场、观点去分析、归纳、建模、解答,把数学思想渗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如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中电路图的读图、识图用到数形结合思想,电路的等效变换和电路分析定理中用到转换和化归的思想等等。

二、在数学教学中融入唯物辩证法的教育

数学思维首先是辩证思维,数学辩证思维的特点在于认识概念和关系的变动性、两重性、矛盾性、统一性、相互联系及相互制约性。数学中的许多概念、方法、思想都蕴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如数学的产生和运用体现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并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观点。授课时把握教学内容中的辩证因素,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运动、变化,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使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教学过程中把隐含的辩证法挖掘出来,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的用到其他内容的解题中,经过长时间不间断的日积月累,逐渐内化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就触类旁通的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问题,这个效应是长期的。在数学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矛盾、运动、发展和转化等观点的教育,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里潜移默化地形成辩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同时,在数学辩证思维的训练过程中,还可以大大改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可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用全面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来考虑问题,从而开阔思路,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在数学教学中融入非理性方法的教育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虽然理性的成分居于主导地位,但教学过程本身并非只限于纯粹的理性世界,实际上其中也存在大量不可控制的非理性因素,他们对人的创造性地发展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中职教育阶段,人的创造力发展已渐趋成熟。所以,中职教育应当不失时机的大力开发人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方向上形成成熟的创造能力。

完整性教育理论认为:“只有使学生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处于和谐发展的状况,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达到提高。”而传统的教育,仅仅注重了对学生理性因素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培养。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十分注重分析——综合的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太注重逻辑而忽视知觉,过分强调数学的形式化。逻辑训练要在一些具体的教学问题中去进行,但过分的强调逻辑而不偏重宏观体系,只会把数学的学习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接受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入非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力,构成完整的数学教育。如果说培养理性思维是锻炼左脑,培养非理性思维是开发右脑。

非理性思维的形式之一是直觉思维。数学直觉思维是指“人脑对于数学对象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和敏锐的想象。”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真正可贵的是知觉。”直觉思维与灵感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灵感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数学直觉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一个人数学造诣越深,越是拥有一种直觉力。因此,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有意引导学生进行直观判断,恰当的简缩逻辑思维,培养透视问题实质和快速反应的知觉能力。

  • 展开剩余30%内容 »
  • 热门文章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