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 > 浅析如何将创新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

浅析如何将创新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

发布日期:2023-04-19

论文摘要:如今高职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英语作为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手段在高职教育中也举足轻重,笔者结合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将创新教育融入高职英语教学中进行了理论探讨。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高职,英语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按照语言的学习规律真正掌握这门外语?我认为创新教育实施的内容是在课堂教学内努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创造性的源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着眼点就是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结合近年的一些教学实践,对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充分结合教学实际突出主题

充分利用教室中的人、物和事,让学会进行观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很好地把握了教材,又不拘泥于课本提供的习题,而是主动把英语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生自身以及蕴含丰富信息的周围世界出发,引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内驱力,激活了学生的认知需要与思维热情,让学生真切感到,生活与英语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英语很有用。创新教育对学生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大学英语教师通过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和促进学生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教育心理学认为,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体现英语的应用价值。所以,在练习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实践性的因素,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从而更牢固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更喜欢学英语。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教师们较好地处理了练习课枯燥乏味的内容和呈现形式,体现了新的教育思想,教学过程是鲜活的、生动的、动态的,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情感,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积极地投入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去,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实践

为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增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探究题,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开展合作实践活动,进行数学研究,体验发展与创造的过程,增强创新意识。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中心的概念。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现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信息交流便捷快速,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日益广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有利于个性培养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开放,要打破一些课堂教学法的常规,打破传统的质量评价观念。首先,在教学手段上,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行多手段、多模式的教学。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条件的前提下,在语言教学中穿插一些英语原声影音内容,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鼓励学生的参与。具体的落实,可以小到对单词的讲解,大到对整篇课文的评价,并适时地给予引导。总之,教育的创新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观念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方式,让英语教学的课堂成为一个真正的交流的场所和思考的阵地。

三、善于利用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起点。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没有兴趣,就不会有创新意识,创新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核心。其次要在在质疑中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学生的创新活动。英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思维特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形成大胆而缜密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再者要积极启发学生思考问题,采用多种形式开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是创新的核心。英语教师应积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大胆思考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大胆揭示问题。可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四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学情境是教师为挖掘学生潜在的智慧而创设的一个情境。它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关键。人的心理是在主题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和发展的。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良好的学习状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素质的发展。如上好一节课,导引的设计很重要,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自身的性质。设计出新颖有趣的导入,能诱导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学习动机,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同时教师要积极创设探究氛围,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只有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实现“自主探究”的可能。但自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及时调控,做到收放自如。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诱发者、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重在启发引导、点拨与激励,促进和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化,使学生学会学习。

最后,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无法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创新教育关键在教师,大学院校应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有计划地对现有的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建立一支创新型的英语教师队伍。

  • 展开剩余30%内容 »
  • 热门文章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