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 > 语篇分析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日期:2023-04-19

论文摘要: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语篇分析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交际水平,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运用语篇分析进行阅读教学的方法,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语篇的文化背景、结构、段落以及字词句的分析,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题。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语篇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英语教学的基本模式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为纲,以句子分析讲解为主,英语阅读教学也不例外,常常把阅读和翻译等同起来。这种教学方式虽然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忽视了语篇中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及段落之间的逻辑关联;在课堂教学中又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重点集中在辨认词义、分析语法结构、意释难句等语言结构方面,而不重视语篇和整体理解等深层语义联系。语篇分析教学有其特有的优点,其教学模式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篇章的整体出发,先分析理解篇章结构,而后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并围绕语篇的整体内容解释词句、分析人物性格或事物缘由、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从而使学生具有通览全篇的能力。语篇分析教学不仅仅是强调语言知识本身的教学,更是强调在教语言知识的同时,将语用知识、文体知识、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传授给学生,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样有利于掌握相同结构的课文模式,促进掌握整体语篇,有利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语篇分析的含义

语篇是高于句子层次的一个语言单位。人们用语言说话并不是把句子杂乱无章地拼凑在一起的,句子之间的关系有着相当缜密的结构。只有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在语义和语法上相互联系的句子连在一起时,方能体现语言的连贯性,构成语篇,发挥其语用功能。语篇分析就是使读者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中的相对位置是如何产生的,并识别篇章中的结构模式及规定这些结构模式标记的语言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要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生对其字面意思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对其深层意思的理解。语篇分析就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围绕语篇的基本内容进行微观结构分析(包括词汇、语法等)和宏观结构分析(包括人物性格、故事情节、中心思想、写作技巧等)。它不仅注重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功能,同时还注重文章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和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而我们教材中的语言材料都是具有典型性的语篇,这就为我们进行语篇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中学生英语阅读困难的主要障碍和问题

有专家认为,阅读理解是在已知和未知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阅读者通过自身已有的知识体系与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发生作用而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中学生已有的汉语知识体系与英语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之间难免会产生多种矛盾,故而使阅读者在实现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这些障碍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准备

东方人的思维属螺旋型思维,写作方式迂回曲折,文章开头往往与主题关系不大,随后再渐渐过渡到主题。西方人属于直线性思维,即直截了当,看门见山地论述主题。此外,传统的阅读心理与现代阅读心理的差异也阻碍了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传统阅读理论认为,学生只要按照单词——句子——篇章的顺序,逐词逐句地理解文章就能读懂全文。而现代心理语言学家则认为,阅读的心理过程既不是完全的“自下而上”,也不是完全的“自上而下”,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它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注意标题并能粗略浏览全文,在阅读时边理解句子边回顾全文,阅读完毕能在头脑中重建文章整体内容。

2.语言结构和词汇量

英语是拼音文字,结构上重形合,句法规则十分严密。学生在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后,要顺利进行阅读,则必须有较好的语法知识和运用能力,语法掌握情况对阅读理解至关重要;而且英语篇章中长句多、复合句多,一些长句子、结构复杂或结构特殊的句子,通常含有从句、分词、时态等多个语法项目,必须通过分析语法成分弄清各个语意单位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而汉语是表意象形文字,重意合,句法规则松散。受此影响,学生阅读英语时对结构复杂的句子常常感到理解困难。此外,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大小直接影响阅读,词汇量小是制约部分学生阅读提高的根本原因。词汇量对于阅读非常重要,词汇量小不仅影响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而且影响阅读者的兴趣和信心。所以,要想提高阅读水平,必须尽可能地扩大词汇量。目前学生词汇记忆中存在误区,他们往往死记硬背,对于词汇的用法很少去追究。

3.语篇知识和语境

语篇知识包括文体分类、语篇结构、语篇衔接与连贯。学生由于缺乏必要的语篇知识,理解文章往往以词语、句子为阅读单位,结果出现“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现象。语境既包括语篇内部的环境,既由词汇、语法、语音构成的上下文,也可以指语篇之外语言行为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事件的性质等非语言环境,它还包括作者所在言语社团的历史和风俗人情等。在阅读中不能揣摩相关人物的心理和有关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不能在理解时补上缺少的衔接语,阅读就会受阻。

4.阅读技巧及策略不足

阅读技巧是指每个阅读者在实际过程中无意识地采用的种种方法,而策略则是阅读者为了解决某一具体问题采取的某种手段和方法。

  • 展开剩余30%内容 »
  • 热门文章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