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 > 高三英语学习者写作错误调查与分析_英语写作

高三英语学习者写作错误调查与分析_英语写作

发布日期:2023-04-19

论文导读::本文以错误分析理论为指导,对高三学生书面英语表达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语法、词汇错误和中国式英语是学生书面表达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三类错误。针对这一现状本文进一步讨论分析了错误诱因并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论文关键词:英语写作,错误分析,错误诱因,英语写作教学启示
 

一、引言

作为输出技能之一的写作,既是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过程,也是英语学习者不断出现语言、逻辑等错误及纠正错误的过程。因此,通过对学生写作错误的分析不仅能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对英语掌握的程度以及学习的策略,而且还可以帮助探寻写作中学习者共有的特点,对促进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Corder(1967)作为错误分析理论(error analysis)首创人区分了失误(mistake)与错误(error),认为失误对语言学习过程没有意义,而错误却能说明学习者某阶段能运用的语言系统。1974年英语写作,Corder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错误分析应采取的五个步骤: 采样、识别、描写、解释和评价。James (2001) 在Corder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错误分类标准,把语言划分为四个等级:物质、词汇、语法、衔接。

随着错误分析理论的兴起,研究者们(Duskova 1969;DU 2001;LI 2001;LIU 2003;HU 2008)基于语言学习者的各类写作错误,围绕第二语言习得过程的“教”与“学”进行了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及理论探讨论文下载。本文在全面了解这一领域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Corder(1974)错误分析五步骤和James(2001) 错误分类标准为指导,希望通过对新疆阿克苏市高三学生的书面英语错误实例进行分析与比较,探寻高中生写作错误的类别及分布,从而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二、实验研究

(一)受试对象与研究材料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从新疆阿克苏市三中高三年级六个平行班里随机抽取的60名学生,平均年龄是18.7岁,平均学习英语6.1年。按照统一要求,这60 名学生须在20分钟内完成一篇不少于120字关于阐述个人对数字化产品看法的英语作文。为保证受试者认真对待此次调查, 作文附着于2009年阿克苏市三中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英语模拟试卷。最终收回的研究材料中,56份作文视为有效,而其他4份因没有在规定时间完成视为无效。

(二)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2.1.写作错误统计

2.1.1错误类型

本文依据James(2001)的错误分类标准把受试在写作中的错误归为物质、词汇、语法和衔接错误。物质错误主要是文章中出现的拼写、大小写转换及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词汇错误主要是选词不当和搭配错误;语法错误指传统的语法,涉及形态和句法两方面:形态错误主要指单复数、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等错误,而句法错误则包括短语、从句、句子及段落错误英语写作,例如句子顺序错误、悬垂分词、句型使用错误、时态错误等等;衔接错误主要是指称、替换、省略、连词及词汇衔接方面的错误。此外,依据所收集的材料中出现的具体错误,此次研究在以上四类错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类错误,即中国式英语。中国式英语主要指英语学习者在用英语表达时由于受到汉语思维和特定文化的干预而套用汉语的规则和模式所产出的不符合本族语者表达习惯的英语。

2.1.2错误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采用描述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有效错误数据进行平均比较分析。如表1所示,收集的56份有效作文中共出现501个错误(同一份材料中相同错误重复出现视为一个错误),其中语法和词汇错误居多,比例超出20%, 其次是中国式英语错误占16.17%,而衔接和物质错误出现频率最少。

表1 错误分布

 

错误类型

数目

  • 展开剩余30%内容 »
  •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